更新时间: 浏览次数: 258
这是一场线上流量引发的产业迁移后续,线上买药的争夺将更加激烈
图 / 视觉中国
美团和京东的外卖战火进一步蔓延。
近日,京东买药秒送相关负责人告诉《财经》," 京东发力外卖的协同效应已经产生了,京东买药秒送在北京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扩大。"
4 月底,饿了么也加入战局,联合淘宝推出 " 闪购 " 品牌,加大对外卖的补贴力度。
然而,这都还不足以撼动美团在外卖买药上的优势。多位业内人士表示,美团买药占据全国市场份额近 70%。
在万物皆能外卖的赛道中,医药在各家都不算 " 优势 " 业务,一方面用户需求低频次,买药的频率远低于餐饮;另一方面毛利率低,比不过烟酒、小家电等,可以说流量少、不挣钱。但,外卖买药的竞争却比餐饮更早开始,如今外卖餐饮上的竞争走向,其实在买药领域早已有迹可循。
一位医药即时零售从业者分析,在美团和京东的这轮对战中,公关方面京东几乎是碾压式的优势。但业内和资本市场是更加理性的,京东想要在业务层面上真的突破,还任重道远。
No.1
抢医保,拼到每一分钟
"2024 年,美团、饿了么、京东在抢医保支付这件事情上打得很凶,尤其是美团和京东,已经到了谁能先开通一小时、一分钟都要争的程度。" 一位医药行业人士回忆。
这一年,线上买药可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迅速在全国推开,这一政策打破了原来只有线下药店才能用医保的优势,成为线上卖药的窗口期。
上海是最早的试点城市。2023 年 10 月,上海医保同时引入美团和饿了么,这两家平台已经在送药到家深耕了近七年。
此时的京东才刚开始发力,2023 年京东健康加大投入发力送药到家,升级推出 " 京东买药秒送 ",从 2015 年就开始布局的这项业务重新受到重视。
图源:摄影 | 王小
到 2024 年北京推进医保线上支付时,京东和美团成为率先入选的平台。" 其实当时饿了么也争取和准备了,但最终开通接口的时候,没有拿到权限。" 一位接近饿了么人士告诉《财经》。
根据北京市医保局计划,2024 年 7 月 1 日线上买药医保结算业务正式实施,共有 200 家以上药店同步开通。但早一个多月,在京东已经能用医保买药的消息就先传开了。据《财经》了解,彼时京东是按照统一部署开始进行测试。
虽然参与测试的药店只有十几家,但提前完成部署这一步," 让京东买药秒送在北京医保支付上的市占率,一度比美团高了三倍多。" 上述医药行业人士说。
到 7 月 1 日,美团正式开通医保支付时,迅速在地铁、网络等多渠道铺开宣传攻势。一位原美团买药的员工告诉《财经》," 这件事在后来业务会上专门复盘过,当时美团医药事业部总经理李锦飞特意要了传播数据来看,传播效果还是挺好的。京东快这一步对美团整体的业务量影响很小。"
损失最大的可能是饿了么。" 在北京晚了几个月开通医保,确实是有一些影响,医保对买药用户的引导还是挺明显的。" 上述接近饿了么人士介绍。随后饿了么也加快动作,率先拿下了广东医保线上支付的首家平台。
在线上医保支付全国铺开的过程中," 抢首家 " 成为各平台的一个重要目标。上述医药行业人士说," 在后续拓城的过程中,美团和京东的争夺更加激烈,这种压力甚至直接给到药店。"
为了能够跟美团有一个短暂的掰手腕的机会,起点低的京东在各地主动做第一家医保对接平台,这意味着更多的知识普及、沟通和协调。
" 美团合作的药店数量更多,一旦医保支付正式上线,铺的门店数很快就能超过京东和饿了么。相当于别人种树,美团可以仗着自己的梯子长,把最大的桃先摘了。" 上述医药行业人士介绍。
" 抢首家 " 的竞争虽然激烈,但没有撼动美团买药的大盘。2024 年,美团线上医保支付服务同比增速达到 411%。
截至目前,美团、饿了么支持医保购药支付的城市均已增至 40 余个,京东买药秒送开通了近 30 个城市。从覆盖的药店数量看,美团有 25 万家、饿了么有 20 万家,京东也接近 20 万家。
No.2
一场线上流量的迁移
2024 年的短兵相接,确实让美团买药对京东买药的关注度提高了。
" 以前京东买药秒送做啥活动,美团根本就没反应。到 2025 年年初,京东买药秒送联合商家做了一轮免运费补贴活动,就有药店表示,如果参与京东的活动,在美团平台上的推流就会减少。" 上述医药行业人士说。
在饿了么平台上,京东大药房依然正常营业。上述接近饿了么人士表示,当初引入京东药房上线也不轻松,目前还没有听说任何对它们的限制。
图源:摄影 |辛颖
其实引发各平台关系开始微妙变化的,是一场线上流量的迁移。
京东健康的主阵地是 B2C 的销售业务,主营多日达、次日达。2024 年京东健康销售医药和健康产品所得商品收入 488 亿元,同比增长 6.9%。
美团和饿了么占据以外卖为主的 O2O 渠道增速越来越快。美团医药健康即时零售业务负责人介绍,近三年业务复合增长率达到 38%,2024 年夜间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40%。
如何让消费者的流量直接转化成生意是线上平台最关心的。平台的算法将城市划分成精密的网格,在地图上一个五公里的圆圈中,哪个位置开药店的流量最高,在固定算法下有着明确的答案," 有一些药店就是和外卖平台合作起来的,比如海王星辰。" 一位医药 O2O 行业人士介绍。
2024 年实体药店市场零售规模已经下降,较 2023 年同期减少 1.8%;药店 O2O 仍维持 31.3% 的高速增长,规模达 487 亿元;B2C 增速开始下滑。
流量的迁移带动了整个产业链,药企、药店、医疗机构的推广投放,全部开始向 O2O 倾斜,不少药企专门设置 O2O 运营总监。
显然,这场由于线上流量引发的产业迁移不仅发生在医药领域,也发生在京东电商的腹地电子 3C 等,所以业内几乎公认的是,做外卖,是刘强东必须为防守而展开的进攻。
不过和京东此时进军餐饮外卖的百亿补贴的大手笔不同,京东买药秒送一开始就没选择内卷,没有在佣金上和美团拉开差距。
京东买药秒送相关负责人介绍," 我们在前期的客户调研时发现,用户在京东买药,最看重的是速度、质量,价格的因素第三四位。因此京东买药秒送的策略是,保障低价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有质量的货品和更快速的履约服务,这一策略的优势效应正在凸显。"
目前,京东买药秒送一直在配送费方面给予商家补贴," 对配送费的补贴,未来还会加大力度。希望由此改善用户在买药运费支付上的痛点。" 京东买药秒送相关负责人说。
多位连锁药店人士告诉《财经》,整体下来京东扣的点还是要少一点,其实美团一直以来的服务也做得很好,非常支持京东入局的主要原因是希望能够增加行业竞争,能把整体的佣金拉低。
对外卖骑手的补贴,各地有差异。一位北京的外卖骑手表示,选择做京东主要是因为单价比较高,前几天每单大概高 2 元 -3 元,现在有点降下来了,但单价还是比美团稍微高一两元。而在天津,一位外卖骑手表示,现在京东价格已经降到跟美团差不多了。
上述医药 O2O 行业人士分析,如果要打补贴战,京东的优势在于体量小,成本低。美团虽然基数大,但补贴战一般也是分城市进行的,美团只需要原本分散在各城市的补贴,转移到主要战场,其实对大盘子上的影响也就不大。饿了么现在入局补贴战更多可能也是迫于短时防守,毕竟美团和饿了么曾经的补贴战已经验证了," 羊毛党 " 最终不会被一时的补贴留住。
No.3
谁的护城河更深?
经过了降低佣金、给骑手买社保、提高外卖餐饮品质这三张大旗,多位受访者对《财经》表示,在这一轮的舆论战中,刘强东成功的引起了消费者、商家、骑手三方共振。
这对美团的业务侧产生震动。上述原美团买药员工介绍,压力已经给到业务部门,比如业务人员可能正考虑和商家谈提高佣金,但是店主刚刚见过京东的业务员,对话的基础就不一样了,一些业务推进就会被动。
更深层面的影响是在政府侧。上述原美团买药员工表示,美团有没有尽到足够多的企业社会责任,一旦地方政府的态度有所变化,产生实质的影响方面可能就多了。
回到战局中央,那些被争取的零售药店老板们并不关心一时的口水战,他们的考量仍集中自身:一方面苦于美团的高佣金,希望京东的入局能把价格打下来;另一方面也不愿接受京东既做平台、又开药店,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情况。
从长远看,这场外卖大战最终仍要拼谁能把护城河挖得更深。美团和京东在一些方面更加相似,再另一些方面也更坚定的分道而行。
京东在努力弥补线下配送履约能力和美团的差距。上述医药 O2O 行业人士分析," 美团在全国管理 700 万的骑手来保证履约,不是个简单的事。"
京东擅长的是快递网络服务。截至 2023 年底,京东健康在国内已有 24 个药品仓和超 100 个医疗器械、营养保健品仓,实现全国 225 个城市当日达,386 个城市次日达。
美团一方面也拓展了 B2C 的线上药店业务,另一方面在线上问诊上向京东健康靠拢。近年来,京东健康以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,并与药械业务深度结合而在业内著称,这也是业内认为其市值能超越阿里健康的关键。
京东健康的线上日均问诊量已经达到 49 万单,美团也在这方面加速布局。2024 年美团医药健康线上问诊咨询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 127%。" 美团线上问诊大概日均超二三十万单,这已经超过很多做了十多年的互联网医疗企业。" 上述原美团员工说。
此前,双方最大的不同在于线下业务的布局。京东健康持续加大投入线下药店,不仅开设线下药店的前置仓,还布局专业水平最高的 DTP(直到患者)药房,2024 年还推出主打服务体验的新型药店,探索线下药品零售的新模式。
而美团买药坚守 " 轻模式 "。 " 美团医药健康虽然有自营的电商业务,但美团曾向行业多次承诺,不会下场开实体药店。美团买药不生产药,不开自营实体药店,会帮药店做生意,帮药企做生意。" 美团医药健康即时零售业务负责人说。
上述医药行业 O2O 人士分析," 美团做超市的前置仓是为了高频次,做烟酒的前置仓是高利润,药品两边都不占,是不太会做的。更好的方向是向到店业务延伸,到店的医美、口腔等都是毛利率更高的。"
在高利润率的牵引下,医美、减肥、保健药械等领域的竞争会越来越集中。京东买药秒送相关负责人对《财经》表示," 京东买药秒送的目标不是要超越哪个竞争对手,对于线上买药这个还不算成熟的业态来说,更希望和行业一起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,从而共同把市场做大。"
不仅是美团、京东、饿了么,上述医药 O2O 人士直言,抖音现在是暂缓了外卖业务,这并不是抖音做不好,而是抖音的流量足以支撑挣更轻松的钱,一旦他有扩展业务的需要,可以快速切入,外卖的战场远未见终局。
新闻结尾 成免费 CRM85171:优质客户管理工具的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