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浏览次数: 258
文 | 王智远
五一假期,你过得开心吗?
有一个人不太舒服: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。因为他和柴怼怼之间的纠纷,五一爆发了。
这事早在 4 月 5 号就开始了。那天,柴怼怼发视频说胖东来卖玉石是靠 " 暴利 " 赚钱,还放出话来有证据。
面对质疑,胖东来没藏着掖着,接连做出回应:公开销售数据、定价标准,甚至把产品送去第三方检测,还承诺如果有质量问题可以退货。
即便如此,对方还是没放过他。到了 5 月 2 日到 3 日,局势彻底升级。
于东来连发多条动态,不止威胁政府,还说,如果不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对方责任,自己将退出胖东来,甚至关停胖东来。
这场风波持续半个月,直到最近抖音平台才介入处理。
而此时,于东来也删除了此前发布的所有动态,并把自己的账号设置为私密状态。这场舆论才低调收场。
01
我身边有些朋友看到后郁闷,说:一个网红,至于这么较真吗?于东来这大企业家脸都不要了,跟对方撕破脸,是不是太不理智、太偏执了?
我反而觉得,我们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:你有没有听到于东来那声呐喊?这让我想起电影《哪吒》里的一句台词:我活不活无所谓,我就要你死。
这句话虽然有点狠,但在现实中,它变成了一种控诉。
控诉什么呢?
于东来不是在跟柴怼怼一个人过不去,他在对整个网络环境发声:谁都可以随便说话、随便抹黑别人却不用负责的时代,老实做事的人到底还能不能活下去?
造谣动动嘴,一条短视频就能掀起轩然大波;而企业呢?要自证清白,得打官司,一拖半年起步,要公开数据、还得冒着泄露商业机密的风险,要应对舆论,还得花钱请团队做公关 .....
这不是越想证明自己没问题,反而越被动吗?
其实,这件事,早在行业内不是个例了。2024 年 7 月,网传金龙鱼某批次食用油,使用油罐车运输的视频。
结果,他们又是调研、又是公开数据,甚至还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验证,可即便如此,还是被一些人质疑在 " 洗白 "。
2024 年,一顾客称收到三只松鼠的死蜗牛并发布视频,后经三只松鼠调查,该顾客曾多次购买商品后,申请仅退款不退货,理由多为商品内有异物、收到死宠物等,且存在将已死蜗牛放置到三只松鼠零食袋子里进行拍摄等恶意行为。
后来,三只松鼠遂发布声明,澄清事实,并表示已向警方报案;但现在仍有人怀疑,三只松鼠到底干不干净。
这类事件数不胜数,已经形成产业链。那些靠泼脏水、蹭流量的人,反而成了赢家;而真正踏踏实实做生意的企业,却总被盯着挑毛病。
这次于东来撂下狠话,在用自己的方式,逼大家去思考一个问题:行业的规则,是不是乱套了?
我认为,这件事不只是企业和网红之间的冲突,也戳中了每个人的痛点;想想看,我们被误解时,不也常要拿出聊天记录、截图、甚至是各种证据,才能证明自己没撒谎吗?
现在社会,对 " 好人 " 的要求越来越高;企业要是赚了钱,就会被说是 " 暴利 ";不赚钱,又会被说是 " 作秀 "。
这不是逼着企业去玩流量游戏,要么得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、毫无隐私地接受审视吗?
所以,于东来的 " 疯 ",是理想主义者的愤怒。他试图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告诉大家,当恶意可以随意横行,当真相变得无关紧要,这个世界的商业文明,就已经开始崩塌了。
02
看看现在这网红经济,早不是 " 流量为王 " 那么简单了,已经滑向了 " 暴力、观点即生产力 " 的深渊。
谁在纵容恶?我不敢下结论。
拿柴怼怼来说,那条质疑胖东来的视频一发出去,互动量直接翻了 10 倍,比平时卖货赚的 8 万还多,这说明现在 " 情绪价值 " 比商品价值更容易变现。
骂得越狠,涨粉越快,带货越多,这才是现实。
再看东北某姐,她团队干的事儿,简直离谱;一边虚假宣传卖红薯粉,一边威胁打假博主,平台不仅不拦着,反而把她的内容推给那些容易激动的人。
结果就是:吵得越凶,算法越爱推,流量越大。
这不是恶性循环是什么?我都快看不懂这个世界了。短视频平台早不是拼内容质量的地方,它拼的是:谁能挑动情绪。
有调查显示,73% 的网民都觉得负面信息传播得更快。
因为平台算法看重的不是事实,而是情绪标签。比如:某姓司的财经博主偷税那事,他硬生生搞出个 " 爱国 VS 资本 " 的对立话题,一条视频互动量就破百万。
这就是典型的 " 争议 = 流量 = 变现 "。
不仅如此,这背后资本也在推波助澜,有 MCN 机构内部文件显示,争议人设的转化率远高于常规内容。有些资本方甚至主动策划冲突事件,就是为了收割流量红利。
另外,社交媒体的 " 信息茧房 " 也让负面更容易传播。
腾讯新闻 2024 年 6 月 24 日有个报道,名叫《5 名 " 网红 " 涉嫌诈骗被抓,警方公开征集犯罪线索》,当中有个案例说:
有个扛水泥的工人,为了给网红打赏,花了 3.7 万,那得扛 3700 吨水泥才能赚回来。这不是悲剧是什么?
说到底,每个人都是 " 暴力牟利 " 的帮凶,也是受害者。
普通人点赞、转发争议内容,看似伸张正义,其实在用道德审判换取情绪宣泄,就像在单位里,通过八卦别人隐私来获得认同感一样。
而当消费者发现东北某姐的红薯粉根本不对板时,维权成本高得吓人:要取证、要投诉、要跑流程……
相比之下,损失钱还没请律师贵,很多人干脆放弃了,就像网购被骗了几百块,懒得追责一样。
更荒诞的是,大家一边痛骂网红逃税,一边又给 " 日入 30 万 " 的炫富直播疯狂刷礼物;这不是嘴上说讨厌特权,心里却崇拜特权吗?典型的 " 精神分裂式围观群众 "。
所以,我不敢把锅全甩给短视频平台;网红经济变成今天这个样子,是资本、平台、用户三方合谋的结果。
资本那边,早就把道德准则当成了避税工具,专门扶持 " 黑红人设 " 来收割短期利益。
平台呢,算法优先推荐有争议的内容,对诈骗行为还经常延迟封禁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至于用户,你们自己看看评论区就知道了。
这场合谋,最终把商业文明拖进了 " 数据达尔文主义 " 的泥潭:好人沉默,恶人狂欢。当暴力观点成了流量密码,我们每个人都在推波助澜,也都在承受代价。
03
当坏人被纵容,说话的人却被打压,越来越多企业家开始闭嘴,不是他们没话说,而是说了也没用,甚至越说越麻烦。
你有没有想过:老板们突然都不说话了,是怕惹事,还是整个环境让他们没法开口?
来看看几个例子:
王兴关掉了微博,黄峥也不当 CEO 了。他们的沉默,被很多人理解为是在适应政策变化和公众对资本的不满。
而新一代企业家,董明珠、雷军,不太一样。他们敢发声,敢硬刚。董明珠举报别人偷技术,雷军还起诉过造谣的自媒体。
结果呢?董明珠因为说话太直,格力股价一直不好;雷军虽然赢了官司,但舆论反而说他在玩资本游戏。
看起来,他们只有两个选择:要么闭嘴,要么硬拼。但这背后,是他们在夹缝中求生存。
一边是 " 资本原罪 " 的帽子,不管做什么都容易被骂;另一边,网上有些人专门靠制造争议赚钱。这种环境,逼得企业家只能保持沉默。
再来看看网络暴力的问题。
现在,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。有人专门写企业的负面文章,还有人造假视频敲诈企业。这些人能赚到钱,是因为平台喜欢推送有争议的内容。
那企业怎么办?维权成本太高了。打官司要花时间、花钱,最后可能赔不了多少。有些人干脆认了,直接给点钱了事,比走法律程序还快。
大家痛恨资本的不公,有些人逃税被抓,网友还嘲笑罚得太少,但另一方面,又愿意相信那些流量高的故事。
我不是要站哪边,只是想说:
企业家的沉默,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说话,是他们发现,说了不仅没用,反而更糟,这是系统出了问题。
当网络暴力变成一门生意,当平台规则偏向造谣者,当法律没办法有效保护正当权益时,沉默就成了最安全的选择。
所以,资本、企业家、平台都该反思:你们说商业环境被流量、舆论搞坏了,到底谁搞坏的呢?你们真应该学学胖东来,它像理想主义和流量暴力之间的一场终极对决。
04
都 2025 年了,到底什么是好的商业文明?站在企业、消费者、员工三者之间,能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?
有没有一种模式,能让大家都接受、甚至都愿意参与?我认为,都说胖东来被神话了,但确实值得停下来审视一下。
他们推行半天工作制,员工一年有 40 天年假,平均工资接近一万元,福利也很好。这种做法,在传统零售行业看起来简直 " 反效率 "。但奇怪的是,他们的人效却很高。
每个人每年能创造 82.6 万的价值,是行业平均水平的 3 倍多;这其实回答了一个问题:高福利和高效率,并不是对立的。
当我们不再一味追求情绪变现,而是转向价值创造,用长期积累的信任去做生意时,你会发现:这样的模式,是所有人都向往的。
因为,不只是员工想要好待遇,消费者也愿意为诚信买单,企业也能从中获得稳定的发展。
再来看他们的经营哲学:
把 95% 的利润分给员工,还规定商品毛利不能超过 30%。为了帮助同行,比如永辉、步步高,他们甚至自己掏了 8,300 万,主动损失了 19 亿的销售额去支持对方。
有人质疑这是在 " 伪善营销 ",是在炒作。但我忍不住想问:是我们对好人太苛刻了,还是我们根本不希望企业做好事?
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。
一方面,大家点赞胖东来的 " 无理由退换货 "" 公开进货价 ";另一方面,又吐槽它的东西有点贵,不如别家便宜。
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态:既渴望真诚,又沉迷审丑。就像职场里,一边推崇努力奋斗的人,一边又羡慕那些 " 摸鱼 " 的高手。
说到底,人性是矛盾的。
我们讨厌别人投机取巧,可自己总想着走捷径。胖东来这样的 " 乌托邦 " 到底能不能推出下去?我认为,关键要看三件事:
一,要有制度保护,防止好企业名誉被恶意攻击;二,要有技术支持,最起码,短视频平台,你得让企业、个人摆脱 " 自证清白 " 陷阱;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:文化觉醒。
我们要学会用 " 理性点击 " 来投票,拒绝为低俗、审丑的内容输血,就像于东来说的:善良不该成为被欺负的理由。
也许,当企业从 " 流量达尔文主义 " 走向 " 人本资本主义 ",我们才能真正迎来一种新的商业文明。
看看被胖东来改造过的企业:永辉、江西嘉百乐、湖南步步高、中百集团,它们已经崭露头角。这说明,改变是可行的;商业世界,我们该醒醒吗?
新闻结尾 PYTHON 人马兽:传说中的神秘生物的相关文章